刘京闻,1967年人,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书法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展及兰亭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
刘京闻拜在沈鹏的门下,他追求的是中国传统书法的古典之美,以学二王为正途。他早期于传统书法下过功夫,小楷、小行书可见临习的基本功。但是他自己脱离字帖的创新和自我书法呈现,一直到现在,书写的字形还是不好看,骨架有点散,笔墨点画的趣味是有,但是字的结体散乱,看了不舒服。
有人说他学书走过不少弯路,这点我同意。就像业余学打乒乓球,缺少幼年正规训练的童子功,动作、步伐、发力都不标准;错打、错练多年,再想改正动作,改变发力,已经是积习难改。
刘京闻的书法,尤其是他的行书,可以看出他一直在努力改善自己、努力在调整自己字体、形态、韵味,但是他习惯的东西依然还在,字形不好的痕迹依然还有。
刘京闻在《圣教序》上下过苦功,《圣教序》是学习行楷、行书的经典;就像盖房子,《圣教序》相当于搭建房子的框架结构。王铎学习《圣教序》是个特别成功的例子,他有了《圣教序》的坚实基础、基本功、为他后期的行书、行草、狂草打开一片天地,无论王铎的行书和狂草多么肆意奔放,外形多么自由张扬,但是他内在的核心有《圣教序》的厚稳,所以王铎可以肆意飘逸,挥洒自如。
而刘京闻学习《圣教序》,他显然没有王铎的内功厚实,所以他在写行书、尤其大字行书时,笔墨有点趣味,但是字形太散,不扎实,不耐看,有点零乱,像是笔随心转的手写体。他的书法有清秀飘逸之韵,但是缺少古朴、稳健、踏实,让人看了觉得心慌意乱。
刘京闻书法的意韵出于二王,尤其是受《圣教序》的影响。《圣教序》有个明显的特色~因为这是怀仁和尚用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集合而成;找单字组合,又是碑刻拓帖,所以学字形是经典;学笔墨韵味、通篇气韵是弱势。刘京闻恰恰相反,笔墨和韵味有些,字形反而是不好。
早期刘京闻的书法作品,楷书,小楷,小行书还是很有味道的,甚至有一些白蕉学王羲之的影子,但是他没有白蕉的功夫深,白蕉学王书,字形与意韵是很好的,可以说近代学王第一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