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现在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对书法讨论比较多,尤其是一些有成就,有创新的书法家被说成“丑书”,在座的胡抗美、刘洪彪都在其中,张旭光老师也沾点边,你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张旭光:这个很正常,我觉得也是好事,说明书法还有很多人关注它,在乎它,它有社会影响力,书法的社会生态还很好,这是首先要肯定的。但我可以由此联想到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识读制约着审美。识读是中国传统观赏书法的习惯。我们古代留下来的经典当中,除了大草以外,大部分可以识读。当然,篆书到现在作为大众来讲识读性弱了。同时,我们传统所有的文化艺术都要载道,体现儒家的教化价值。所以一些人看作品首先就看认识不认识,不认识他就不知所措。
识读制约
阅读它就要求整齐,要工整,要漂亮干净等等,这是阅读的一种需求。好了,你写歪了这个字,你写虚了一个字,还有好几个连着写了,这都不利于阅读。但是艺术恰恰是反过来了,你写歪为了取势,以斜取正,相互顾盼;写虚为的是虚实相映,气韵生动;你连写时正好是即兴表达,流美和洒脱,这就是艺术要求。所以在人们阅读的要求下,对于审美的表达有排斥,这是一个文化习惯的问题。因此能够阅读中审美,被那灵动变化感动的人是少数,不被感动反而不适的是多数。我觉得这是社会现实。这个现实肯定会随着实用越来越被AI所替代,而对于艺术的追求会越来越强。这个我们需要给它一个时间。
书法门槛
第二,审美的经验或者眼界还不够。我看到发议论的人,说谁谁谁丑书的人,说拿脚丫子都比他写的好的人,这些人基本上都没有进入书法这个门槛,书法其实是有门槛的。
更重要的一点,视觉审美的原理是什么?审美不是只靠眼睛看这幅作品美不美,还要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和你眼球的视觉物像联合起来,共同作用,才能完成一个审美判断。光靠看这一件作品不行,他得调动过去他的审美经验。比如说有的人看过什么呢,看过唐楷,欧颜柳包括赵等等,写得个个光明正大,法度森严,清楚整齐,但他没看过魏碑。突然看到不觉得美了,他就觉得丑。包括沈鹏老先生也被一些人说成“丑书”。
对这些大发议论者,《龙门二十品》很有名吧?你搞一个《郑长猷造像记》给他看看,他能觉得美吗?你给他看一个《姚伯多兄弟造像记》能看到美吗?他看到爨宝子会美吗?它分明就是一个狞厉的美,他能看懂吗?而这个爨宝子狞厉的美恰恰是艺术多样化的重要价值。有人看过二王还真没看过这些东西,没看过残纸也没看到过摩崖也没看过墓砖,一些瓦釜等等多了,他都没看过。但是这些所谓被他们认为丑书的人,恰恰基本功早就过了,大都有学识、有学养,理论与创作并重。追求个性,追求个人风格的建立,这恰恰是一个艺术家的本能和理想。如果他没有这个能力和追求,他也不配一个艺术家。他要把大家认识的东西掌握了以后,再去吸收新的东西,经过融合以后,再长出那么一点新的东西来。艺术家它就是有这么一个本能,他必须追求,否则他就没有价值。所以一些人眼界不够,他没见过,他只是眼前看到的,内存没有,调动不出审美经验,他没法评价,没资格判断,他说丑说美毫无意义。
为此,我愿意引古圣贤的话安慰一下老先生们。老子曰“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孙过庭《书谱》曰:“家有南威之容方可以论淑媛;有龙泉之利方可以论断割。”
审美成长
第三,艺术家是走在前面的,他的个性长出那一小段是需要消化才能形成共性的。刚才王厚祥老师讲的共性审美怎么形成,艺术家长出来是新的,社会要消化它是需要时间,需要空间的。当年黄宾虹说我的画要五十年以后你才能够看得懂。三十多年前,我听到一些老艺术家在一起聊天,说文革后期,一个老先生上厕所没有纸,顺手就拿了一张黄宾虹的画去上厕所了。因为当年很多画家都看不懂,也不值钱,废纸一张。后来,大约五十年后,黄宾虹的画猛涨了一万倍。它需要消化,社会审美也需要引领。黄宾虹说五十年以后你们才懂,这句话是有来头的,据说当年印象画派梵高的名作《向日葵》,大家看不懂,梵高讲我的画五十年以后欧洲才能看懂,也真的五十年以后梵高的画被看懂了,万倍价钱上来了。我相信被骂为“丑书”的书家们,包括胡抗美先生和刘洪彪先生还有我,都不会介意这些。因为什么呢?因为有哲人说过,写实的艺术是镜子,反映现实世界;写意的艺术是灯,照亮现实世界。我相信有初心、有理想的艺术家一定是为那盏照亮世界的灯而迷狂的。
网上确实太乱了,为了这个问题不乱,我希望给当代的书法进行一个分层的标准界定。古代的书法是有标准的,而且要求字外功夫、综合修养等等,是一个最高标准。但是当代文化进入多元的多层次的状态,到了对书法分层次确立标准的时候,所以我在这提出如下分层建议:
层次划分
一,非书法。非书法哪些人?就是刚才有的朋友说的“老干部书法”,其表现最主要的是不临帖,随便乱写,甚至很得意。这种现象历史上也有,明代丰坊就批评过一些人,“不闻古法,不见古帖,妄以小慧杜撰为书”,自己认为怎么美就这么写,这样的叫非书法。因为丰坊认定他们的结果必然是“体势恶俗,锋劲侧戾,邪气洋洋”。一大批非书法们,他们有兴致,还有大批捧场的,但我相信他们早晚要上台阶的。
二,半书法。就是写的特别漂亮,好看,工整的,这是技术层面的美。他也有美,它每一笔写得特别精致,起收笔都一样,重复雷同,这些进入了工艺品的状态。他也有法,但它是技术法规,是工艺性的,可以称半书法。这批人也不少,也有人喜欢,这个社会依然也需要。
三,书法。这个书法就是实用和审美共存,比如隶书、楷书、行书这些都好认,但是这里边照样能够表现美,你的学识,你的收放,你的疏密,你的虚实轻重等等审美的范畴都能表达,同时它好认。这样的一个状态,叫做书法。这样的书家,欣赏者最多,在当代依然有重要价值。
四,
书法艺术。书法艺术就是以审美为主,实用为辅的。认识不认识不是第一位的了,识读可以通过释文去认识。你第一接触的是视觉审美,是感动、是联想。这是以审美为主,实用还有,但实用退到了第二位。这个时候叫书法艺术。这是当代书坛精英、骨干力量的一种状态,是主流。
五,艺术书法。这是比较纯的书法,基本上没有实用的东西,绝大部分是审美的,创造这个形象是人类通感的形象。但是它最后也有一个底线,它用的是汉字、汉文;同时它的线条,它的符号,它的经典书写一定是非常到位的,挑不出毛病来的。在这一底线下,他有强烈的时代审美,有合理的生发,有写意精神,有表现力、感染力,它的表现力完全靠形象的感觉,识读靠辅助的释文来解决。这个写意的形象是可以走向世界的,去影响各个民族的人。从而使我们的民族艺术更多的影响世界,成为世界的强文化,这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向。
六,现代书法。除了以上提到的五个层次之外,还有一种别具一格的现象——现代书法,或者叫做线条艺术、笔墨艺术等等。它就彻底超越了汉字,它可以不再写汉字,或写了汉字一个局部,或者写了几根线等等。这个也是完全可能的,这在我们这个时代也具有重要价值。我们一定要在我们如此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中成长出一个中国现代艺术。有什么不好,非常好,但是难度很大,也有一些人在探索,我对他们的探索也给予支持和鼓励。
现在的乱,乱在只有一个标准。以上几个层次,各有各的用场,各有一批人在搞,可以同时存在;但要建立各自的标准,并在这各自标准下各自去追求。这样似乎就不乱了,同时适应了社会多层次的需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