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学,笔名问津、干城,1935年出生于黑龙江肇东市,是我国冰雪山水画的创始人。他不仅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还拥有一级美术师的称号,现任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以及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传记协会副理事长、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等职位。
于志学从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创造了“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法、光栅法”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创新技法,并提出了“创建中国画第三审美内涵——用光”、“新传统主义”、“冷文化”和“笔墨当随心境”等新的美学思想,开创了冰雪山水画。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技法,表现了“冷逸之美”等冰雪美学的核心思想;填补了传统中国水墨画一千多年来不能直接画雪更不能画冰的空白;使传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由山、水、云、树拓展到山、水、云、树、冰雪,创立了中国画“白的体系”。
一直以来以毛泽东诗词意境为创作题材的画家并不在少数,但能如此淋漓尽致地表现《沁园春·雪》之意境的书画作品,在于志学之前尚未出现过。原因在于,千百年来,画家们一直采用“留白”技法描绘雪景,而对“冰封”奇观束手无策。东北画家于志学创新的冰雪山水画技法,解决了中国绘画史上的这一难题。
于志学1935年寒冬出生于黑龙江肇东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童年时,受“土画家”三舅的影响,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他眼中所见的洁白大地、挂满银霜的柳条,深深地印在了他儿时的脑海里。
初中时,他遇到了两位美术老师——王修治和索克洛夫,从此开始了真正的学画之路。青年时代,他前往哈尔滨报考东北美术学院,由于落榜只能进入私立春华美术学校求学。他白天在学校学习,夜晚在火车站栖身,虽然饱受寒冷和饥饿,但他最终坚持了下来。
1960年,于志学成为报社的一名美术编辑。他立志要把冰天雪地的美景描绘出来。他经常深入大兴安岭,有时一个人在那里度过数月。虽然曾遭遇狼群的围攻,也曾掉进冰窟窿,但这些并没有阻止他对自然奇观的探索。在零下40度的高寒地带,他竟然发现河水还在悄悄流淌。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发现一条狭长的“闪光黑带”系在山脚下。请教了当地猎户方才得知,这“闪光黑带”竟是贝尔茨河水。
于志学兴奋地喊道:“我可以用浓墨画河水了!”回到画案上,他反复实验。一次,他累得趴在桌上打瞌睡,不慎将胶水打翻洒在了宣纸上。醒来后,他突然眼前一亮:胶水洒过的宣纸上出现一块白斑,好像有一种冰块的感觉。从此,他开始使用胶矾水大胆反复试验,并在理论上创建出了新的美学思想。
至今,于志学已出版了多部作品集,并将自己的技法总结成文,希望能给更多研究此类画种的人以帮助。他曾在笔记中写道,要在大自然中磨砺自己的思想,磨练自己的技巧。多年的尝试和努力造就了他这位“白山黑水涌奇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