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1895-1953)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宜兴人。其绘画艺术畅通领悟中西、贯穿古今,既拿手动物、花鸟、人物画,又兼善于油画、素描、书法和绘画理论,一起也是我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常受追捧。
第一幅作品 徐悲鸿 《1951年作 九州无事乐耕耘 镜心》 拍卖成交价格 2亿6680万元
此幅作品还见证了徐悲鸿和郭沫若之间的友谊。据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回忆,徐悲鸿与郭沫若相识于1925年,当时徐悲鸿携油画数十幅参加田汉在上海举行的“消寒会”展览,而与郭沫若相识于会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展后徐悲鸿仍回巴黎继续未完的学业。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和徐悲鸿均迁居重庆,时相往来。
抗日战争后期,1945年,郭沫若有感于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独裁,自撰《陪都文化界对时局进言》一文,呼吁成立有共产党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呼吁取消特务组织,给人民集会、结社、出版自由。郭沫若亲自将此文送至重庆盘溪中国美术学院,请徐悲鸿一览。徐悲鸿十分赞成《进言》,立刻在其上签了名,并与郭沫若对酒当歌,郭沫若当时兴赋诗一首:“豪情不让千盅酒,一骑能冲万刃关。仿佛有人为击筑,盘溪易水古今寒。”《进言》在《新华日报》发表后,引起蒋介石大怒,张道藩随即逼迫一些人撤回签名和登报否认,如果不登报否认将不保身家性命,徐悲鸿也遇到了同样的威胁,但徐悲鸿很坚决地抵制了。此事之后,徐悲鸿和郭沫若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第二幅作品 徐悲鸿 《巴人汲水图 立轴》 拍卖成交价格 1亿7136万元
人物是《巴人汲水图》图的主体,整个画面突出物像的神韵,主题思想上寓意深刻,意义深远。技法上,用西洋的画法丰富中国画的表现能力,肌肉部分稍加皴染,就在挑夫身上适当加强了筋肉体积感,突出人体的健劲有力,表现出劳作的繁重,使画面的技法有较多的变化,构思、创意、技法等方面都充满了新意。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诗言志,画传神之说。此画画毕,画家略加思忖,信手题加七言律诗一首:“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徐悲鸿先生对此画的满意还表现在把自我也融入了画意之中,画到站立在让路石上穿长袍青年的头部时,竟然绘上了自画像。题诗后,落款写:“二十七年晚秋,随中央大学入蜀即写沙坪坝所见。”画家把个人、民族、时代、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甚至把自己融于民众之中,具有特别强烈的吸引力,这种隽永深长的画外之意,令人怡情,发人遐思。
第三幅作品徐悲鸿 《 1927年作 裸女(蒋碧薇像) 布面 油画》 拍卖成交价格 1821万6千元
徐悲鸿先生为艺术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他擅长素描、中国画和油画,他的油画作品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他的人物形象,虚和妙丽的明暗渲染,栩栩如生。徐悲鸿富有创造性的画作和他的艺术对近现代中国画坛影响极大。本次拍品“裸女” 徐悲鸿1927年为夫人蒋碧薇画的油画,另一幅油画1953年“心愿”乃中国名人之妹。这两幅油画在艺术上和历史上都是重量级的精品。
第四幅作品 徐悲鸿 《1936年作 秋风立马图 立轴》 拍卖成交价格 3360万元
徐悲鸿在《徐悲鸿覆问学者的信》中强调:“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方能有得。”他早年在欧洲学习的科学求实精神上,严谨地掌握了马的动态、结构、习性,经过千锤百炼,成功解决了笔墨和马的块面结构如何和谐一致的问题,得心应手地塑造出马的形象,以表现他的审美理想,寄托他的爱国情怀。
本幅作品乃1936年夏天徐悲鸿画与弟子徐晓明之作。徐晓明,别名徐飞白。1911年出生于湖北大冶城关镇,曾为民革成员。从小酷爱文学,1929年至1935年曾经先后就读武昌湖北省立师范学校和北平民国学院学习中文。毕业后决心投笔从戎,于1936年奔赴广西南宁市,参加李宗仁、白崇禧组建的第四集团军政治部,在政训处任上尉组训科科长,负责为军队编写抗日救国手册等资料,向广大士兵宣传北上抗日的重要意义。在军阀之间的“两广事变”结束后,复员安排在桂林高中任教,其后于1938年被任命为广西省府咨议,先后派往省教育厅编审室、新闻播音室工作。
此画美在马的动势。牠脖子扭动,头向后方张望,鬃毛在风中飞扬,四腿站姿优美。作者突出了马的肩部、胸部、颈部大块肌肉的形状,凸现马的英俊、雄健形象。画家简单的线条将柔韧的踝关节和坚硬的蹄子等体面转折关系惟肖惟妙地刻划出来,达到尽微致广的境界。画面中,徐悲鸿不仅充分发挥传统笔墨的轻重、疾徐、枯湿、浓淡、疏密、聚散的节奏韵律的抒情性,而且充分掌握笔墨作为“造型语言”的严格写生、写实的造型性,使两者巧妙地合而为一,标志著中西融合的艺术理论和理想在创作实践中的最高成就。
推荐阅读:八大山人指的是几个人?朱耷为什么叫八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