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铺开、舔墨、行笔、勾勒……看似简单随性的动作,一幅葡萄丰收图逐渐跃然纸上,站于一旁的几个娃娃们,眼睛跟着画笔在纸上游走,看得入迷。
这是77岁高龄的刘世德和儿媳妇康庆美合力作画的现场,一个多小时后,老爷子落上款、盖上印,大写意画作《硕果》才算完成。
老、中、少三代,痴迷书画,这在安徽萧县,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晴天拿锄、雨天挥毫,也已成为群众生活中的日常,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更涵养了当地的乡风文明。
小村镇里的大艺术
1981年,萧县建立全国首个县级书画研究院。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追溯起来,其实早在数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萧县书画就已孕育雏形。到了明清确立“龙城画派”的地位,现当代更是涌现出了王子云、刘开渠、王清芳、朱德群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
传承至今,萧县民间习书作画蔚然成风。
“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写字画画;农忙下田务农,农闲写字画画,这就是刘套镇大多数群众的生活状态。”与这些民间书画家经常打交道的萧县刘套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陆中华说。
走在刘套镇的大街上,各类书画装裱门脸随处可见,谈书论画声时有耳闻,“家中无字画,不算刘套人”几乎成了共识,甚至出现了远近闻名的“刘套书画现象”。
在刘套镇综合文化站,画友们时常邀约一起交流绘画。
三五好友邀约,同处一室,看似斗画,实则交流。走进刘套镇综合文化站的画室,只见十多位书画家并排站于画案前,个个专心致志,手中握着的毛笔,洋洋洒洒,勾勒成型,空气里到处弥漫着翰墨的香味。
一个不足5万人口的小乡镇,掂起毛笔从事书画艺术的超过千人,实为罕见。他们大多是农民出身,其中既有学龄儿童,也有耄耋老人,他们传承着刘套书画艺术,每日临池练笔、不知疲倦。
刘套镇,因黄河古道流经于此,打了个弯而得名。故黄河多次改道,沉淀厚重泥沙的同时,也积淀下独特的黄河文化,故道人耕读传家,读书继世,造就了这里的书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时代延续,笔墨传承,刘套镇书画人才济济,使当地的书画艺术空前繁荣,并于2019年凭借农民书画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刘套现象”推动乡村振兴
书画之盛,盛在民风。当前,萧县籍画家遍存全国,全县擅长丹青者达4万多人,书画骨干人才4000多人,在全国范围内颇具影响。
“全县已经形成了孩童从小习字学画、中青年专业作画、老年退休研习字画的浓厚氛围。”萧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坤说,这也充分表明了萧县的文化自信。每一幅作品都有它的渊源和出处,不仅散发着泥土的清香,也透露着乡村艺术气息。
在萧县,不管是种菜能手、养猪状元,还是果树土专家、木工匠,拿起笔就能画,种葡萄的画葡萄、种蔬菜的画蔬菜、养家禽的画鸡鸭……但凡带有乡土气息的一物一景,都成了激发大家创作的源泉。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落户刘套镇并非偶然,这里的书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是基层文化建设的最好诠释。在陆中华看来,这些作品背后没有浓重的商业气息,刘套镇也从书画文化入手,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有益探索。
聋哑画家夏乾利通过画画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今年42岁的聋哑画家夏乾利就是其中之一。11岁进入砀山聋校上学,夏乾利便喜欢上画画,这一画就是30多年。因为画画,夏乾利不仅成了家,还靠双手脱了贫,如今自己精心打理的画店,每月平均下来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更成为十里八乡的名人。
除此之外,结婚不要红妆要画案的王淑玲、萧县第一位中国美协会员马新梅、活到老画到老的刘世德、外出务工都随身携带笔墨的吴信行等,均在当地传为佳话。
据不完全统计,萧县每年书画市场交易约8万件(幅),实现收入近5千万元。加上画家本人单独售画等,每年总销售收入在1.5亿元以上。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