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铺开、舔墨、行笔、勾勒……看似简单随性的动作,短短十多分钟时间,一幅《冬梅图》跃然纸上。
这幅画的作者名叫李刚,系安徽萧县人,中国画家协会会员,最擅山水花鸟。
落上款盖上印的那一刻,对李刚来说,一幅画作才算完成。还未来得及放下手中印章的他告诉记者,“从学画画到今天已有30个年头,打小耳濡目染,有事没事就画上一幅,如今画画对我来说,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习惯。”
“花鸟入手难,越画越难,因为造型是基础;山水对初学者来说,上手复杂,但越画越洒脱。”一番笔走龙蛇后,李刚与身边的张学明交流了起来。
年过半百的张学明,正饶有兴致地创作《雄风》。和其他人不一样,张学明虽然不是书画世家出身,但受过艺术高中的教育熏陶。如今在外做生意的他,但凡有空,就会画上两笔。
“再过十来年退休了,我还会报个老年大学继续画下去。”在张学明心里,早已把画画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
话语间,一旁的画案上,单树峰笔下的猛虎图、孙贤笔下的消夏图也已画成。欣赏着一幅幅现场书就的画作,笔触时而浓、时而淡、时而枯、时而润,看似龙飞凤舞间,却又不失雅致。
据萧县文旅局副局长杨坤介绍,如今在萧县,画画写字,已经成了群众生活中的日常,尤其在书画院,三五好友邀约,同处一室,看似斗画,实则交流。
萧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清时期就确立了“龙城画派”的地位,并拥有全国县级最早成立的书画院和农民书画院,现当代更是涌现出了王子云、刘开渠、王清芳、朱德群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
书画之盛,盛在民风。目前,萧籍画家遍存全国,全县擅长丹青者达4万多人,书画骨干人才4000多人,在全国范围内颇具影响。1993年,萧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如今,为提高书画水平,相互切磋技艺,萧县23个乡镇均成立了书画协会,全县各类书画研究组织近百家。此外,除了中小学开办了书画课程,电视函授大学、老年大学、联合大学萧县教学点也均开设有书画专业。
“全县已经形成了孩童从小习字学画、中青年专业作画、老年退休研习字画的浓厚氛围。”杨坤说,在萧县,不管是种菜能手、养猪状元,还是果树土专家、木工匠,拿起笔就能画,种葡萄的画葡萄、种蔬菜的画蔬菜、养家禽的画鸡鸭,稻谷棉花、荷塘潇雨、翠竹红梅……等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一物一景,成了激发大家创作的源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萧县书画产业形成了“以书画为载体,以培训为基础,以书画艺术节为契机,以书画一条街为平台,集创作、装裱、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书画产业新格局。
目前全县共有书画装裱78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据不完全统计,萧县每年书画市场交易约8万件(幅),实现收入近5千万元。加上画家本人单独售画等,每年总销售收入在1.5亿元以上。